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章 > 结晶工作站工艺流程:精准调控,助力高质量晶体培养​

结晶工作站工艺流程:精准调控,助力高质量晶体培养​

更新时间:2025-07-04浏览:4次

  结晶工作站作为自动化晶体培养设备,能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浓度、搅拌速率等参数,高效筛选出适合晶体生长的条件,广泛应用于制药、材料科学等领域。其工艺流程严谨有序,以下详细介绍。​
  一、样品与试剂准备阶段​
  首先是样品溶液的配制。根据目标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将样品溶解至饱和或近饱和状态,过程中可通过搅拌、加热等方式加速溶解,但需避免过度加热导致样品分解。溶解完成后,对样品溶液进行过滤,去除未溶解的颗粒杂质,防止杂质干扰晶体生长。​
  其次是反溶剂的准备。反溶剂是能降低目标物质溶解度的溶剂,需根据样品的溶解特性选择,如样品溶于水时,可选用乙醇、丙酮等作为反溶剂。反溶剂需经过纯化处理,去除水分、灰尘等杂质,并按实验设计的浓度梯度进行稀释,分装到试剂瓶中备用。​
  同时,要对工作站的耗材进行准备。包括结晶板(如 96 孔板)、密封膜、移液枪头,这些耗材需洁净无菌,避免污染样品溶液。将结晶板放置在工作站的指定位置,检查移液系统是否通畅,确保试剂添加精准无误。​
 

结晶工作站

 

  二、参数设置与程序编辑阶段​
  根据目标晶体的生长要求,在结晶工作站的控制系统中设置关键参数。温度参数需设定培养温度、温度梯度及升降温速率,部分晶体生长需要在低温或恒温条件下进行,需确保温度控制精度在 ±0.1℃以内。​
  浓度梯度参数设置也很重要,通过控制样品溶液与反溶剂的体积比例,形成不同的浓度梯度,通常设置 5-10 个梯度,覆盖可能促使晶体生长的浓度范围。搅拌速率和时间参数需根据样品特性调整,搅拌能促进溶液均匀混合,但速率过高可能打碎生成的晶体,一般设置 50-500rpm 的搅拌范围。​
  程序编辑环节需将参数按时间顺序串联成完整的培养流程,包括样品与反溶剂的添加顺序、静置时间、观察间隔等。例如,先向结晶孔中加入 50μL 样品溶液,静置 10 分钟后,按梯度加入不同体积的反溶剂,随后在设定温度下静置培养,每 24 小时自动拍摄晶体生长图像。​
  三、自动化结晶过程阶段​
  1、试剂添加:工作站的机械臂按预设程序,从试剂瓶中吸取样品溶液和反溶剂,精准注入结晶板的对应孔位。添加过程中,移液枪头自动更换,避免交叉污染,且注液速度平稳,防止溶液飞溅导致浓度偏差。​
  2、温场调控:工作站的温控模块启动,将结晶板置于设定的温度环境中。对于需要温度循环的实验,温控系统按程序自动升降温,模拟温度变化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同时通过隔热设计确保各孔位温度均匀一致。​
  3、搅拌与静置:在程序设定的搅拌阶段,工作站的搅拌装置带动结晶孔内的磁子旋转,使溶液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过饱和溶液;搅拌结束后进入静置阶段,让溶液中的溶质有序析出,逐渐形成晶体。​
  四、监测与筛选阶段​
  结晶工作站配备的光学检测系统会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对结晶孔进行拍摄,记录晶体的生长状态。图像实时传输至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可通过显示屏观察晶体的形状、大小、数量等,初步判断晶体质量。​
  对于出现晶体的孔位,系统会自动标记并保存图像数据,便于后续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晶体生长情况,筛选出最佳结晶条件,如特定的温度、浓度比例、搅拌时间等。对于未形成晶体或形成无定形沉淀的孔位,记录相关参数,为优化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五、后续处理阶段​
  结晶过程结束后,使用显微镜对筛选出的优质晶体进行进一步观察,确认晶体的完整性和均一性。用微量取样器小心取出晶体,避免损坏晶体结构,将其转移至洁净的载玻片或样品管中。​
  对结晶板和工作站进行清洁处理,废弃的试剂按化学废弃物处理规范进行处置,清洗后的结晶板和耗材妥善存放,以备下次使用。同时,整理实验数据,包括参数设置、晶体生长图像、筛选结果等,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为后续的晶体结构分析和工艺优化奠定基础。
 

 

Contact Us
  • 联系人:晶泰科技
  • 邮箱:bd@xtalpi.com
  • 电话:021-68780786
  •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福保社区红柳道2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1层

晶泰科技服务号

晶泰智造公众号

©2025 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7120953号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Sitemap.xml    总访问量:55533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