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验室选择最合适的自动合成工作站,需从实验需求、功能适配性、扩展性、操作友好性及成本效益五个维度综合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一、明确实验需求
反应类型:确定主要实验场景,如有机合成、多肽合成或材料制备。例如,多肽合成需关注工作站是否支持固相合成技术及氨基酸投料精度。
通量要求:根据样本量选择通量。高通量需求(如药物筛选)需选择支持多通道并行反应的工作站(如支持24-48个平行反应);小规模或研发阶段可选单通道或低通量设备。
特殊条件:确认是否需要惰性气体保护(如氮气)、低温控制(-40℃以下)或高压反应等特殊功能。
二、核心功能适配性
温度控制:优先选择控温范围广且精度高的设备。例如,需低温结晶实验时,设备应支持-20℃至200℃的宽域温控。
投料方式:根据物料特性选择投料模块。复杂粉末(如流动性差、静电吸附)需支持固体投料,且称量分辨率应达0.1mg级。
数据采集:选择具备实时热能测量或能量监测技术的设备,确保反应数据可追溯且支持重新计算。
三、扩展性与兼容性
模块化设计:优先选择支持功能模块扩展的设备,如可集成LC-MS、离心机或固相萃取模块,满足未来实验升级需求。
耗材兼容性:确认设备是否兼容实验室现有耗材(如反应容器、孔板),避免额外成本。
四、操作友好性与安全性
软件系统:选择直观易用的触屏式操作界面,支持实验模板创建、批量参数导入及用户权限管理,降低学习成本。
安全设计:关注防爆结构、气体泄漏报警及液面探测功能,确保操作安全。
五、成本效益分析
采购成本:根据预算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例如,中小型实验室可选单道移液工作站,采购成本仅为多道设备的40%-60%。
运维成本:考虑耗材消耗(如移液枪头)、维护频率及供应商服务响应速度。蠕动泵设计可降低单次分装成本70%以上。